小編整理: 正統是明英宗朱祁鎮的第一個年號,歷時14年,從1436年到1449年。
正統 正統為中國 明朝 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第一個年號( 1436年 -1449年),始于1436年(正統元年),至1449年(正統十四年),共十四年。
在位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為 明宣宗 朱瞻基 長子,生于宣德二年(1427年),駕崩于天順八年(1464年),駕崩謚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实?,廟號 明英宗 ,葬于 明裕陵 ,駕崩后傳位于長子 朱見深 ,是為 明憲宗 成化帝 。在位期間,先后用過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兩個年號。 明英宗剛登基時,距明太祖朱元璋開基建國已有近70年的時間了。經過前面五位皇帝的經營,國家已經恢復穩定,經濟得以復蘇,呈現出繁榮強盛的態勢。特別是仁、宣二宗即承 洪武 、 永樂 基業,又能勤政愛民,當時宇內承平,史稱“ 仁宣之治 ”。明英宗是明朝建國以來第一位幼年天子,登基時年僅九歲。登基之初,軍政大事操持在太皇太后張氏和內閣三楊手中。太皇太后張氏很有才智,在正統朝前期政治活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大事多稟裁決。三楊,即 楊士奇 、 楊榮 、 楊溥 ,是明朝歷史上少有的“名相”。他們歷永樂、 洪熙 、宣德三朝,有著豐富的治國經驗。因此在明英宗親政之前,明朝仍然延續著仁宣時期的發展軌跡前進著。 正統七年 (1442年),太皇太后張氏去世,三楊也先后淡出政治舞臺。 正統初期,明英宗忙于用兵 麓川 ,無暇北顧,使得也先(蒙古首領,自稱太師 淮王 )利用機會擴大勢力范圍。也先先是向西發展,將依附明朝、屏衛明朝西翼的各蒙古部落收服,然后揮兵東下攻取 兀良哈三衛 。此時,也先的勢力范圍西起今日的新疆、甘肅、青海,東至遼東地區。 正統十四年(1449年),也先遣使2000余人進馬,詐稱3000人。明朝大宦官 王振 怒其不爭,削減馬價,也先遂以此為借口領兵大舉進犯。明英宗在王振的唆使下,草率決定親征。這次親征,明英宗的本意是想效仿其曾祖父成祖5次親征蒙古的壯舉。七月十五日,英宗命御弟 朱祁鈺 留守北京,率大批官員,挑選精兵50萬出師迎敵。八月十三日,大隊人馬駐扎在 土木堡 ,旋被也先部隊包圍。土木堡地勢雖高卻沒有水源,掘地兩尺仍不見水,士兵饑渴兩日,戰斗力大為下降 。十五日,明軍被蒙古軍擊敗,50萬大軍傷亡過半,公侯大臣死難者甚眾,轉瞬間就由貴不可言的皇帝變為階下囚。隨后,也先挾持明英宗南下進攻北京,皇太后孫氏命明英宗之弟 郕王 朱祁鈺監國,不久郕王即皇帝位,是為明代宗,改次年為 景泰 元年(1450年),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在位年號 正統年號
1436年
1437年
1438年
1439年
1440年
1441年
1442年
1443年
1444年
1445年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1446年
1447年
1448年
1449年
丙寅
戊辰
己巳
明朝年號統計 1328年-1398年
洪武
1368年-1398年
1355年-1392年
朱允炆
1377年-?
1398年-1402年
朱棣
1360年-1424年
永樂
1402年-1424年
1378年-1425年
洪熙
1425年
朱瞻基
宣德
1425年-1435年
朱祁鎮
1427年-1464年
正統
1435年-1449年
朱祁鈺
1428年-1457年
景泰
1449年-1457年
朱祁鎮
(復辟)
1427年-1464年
天順
1457年-1464年
朱見深
1447年-1487年
成化
1464年-1487年
朱祐樘
1470年-1505年
弘治
1487年-1505年
朱厚照
1491年-1521年
正德
1505年-1521年
朱厚熜
1507年-1566年
嘉靖
1521年-1566年
朱載坖
1537年-1572年
隆慶
1566年-1572年
朱翊鈞
1563年-1620年
萬歷
1572年-1620年
朱常洛
1582年-1620年
泰昌
1620年
朱由校
1605年-1627年
天啟
1620年-1627年
朱由檢
1609年-1644年
崇禎
1627年-1644年
朱由崧
1607年-1646年
弘光
1644年-1645年
朱聿鍵
1602年-1646年
隆武
1645年-1646年
朱聿鐭
1605年-1647年
紹武
1646年
朱由榔
1623年-1662年
永歷
1646年-1662年